这几天看了几篇反互联网黑话的文章,一时间搞得大家在公司里都不敢开口讲话了。
要不然,说都不会话了,岂不是没了战略抓手,怎么形成沟通闭环,如何指望All in破圈生态位?

马什么梅?
不过也有个好处,暂时不用欣赏和配合二傻子间歇式的表演了,终于敢吃个饱饭了。
这不点了个大份外卖,一咬牙,一狠心,咱还给加了个鸡腿,二傻子一遍羡慕,一遍哀叹:啥时候我也能吃上鸡腿啊,这年头,除了收入,啥都在涨价,咱啥时候出圈啊。
“时机未到,出圈未必是好事,想想杨笠”,还没说完,二傻子就给我变了个魔术,留下了散落一桌的骨头。
你别说,啃得还挺别致,摆了个心形。
原来总觉得挣钱一定要学张麻子,取之有道,一点一滴的去积累,一定能水滴石穿,肯定能实现跃迁。
被社会毒打一顿之后,回想最初的念头,这就像小时候做的那道选择题:长大后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呢?
丢人啊,很TM寒碜的啊。
得了,还是去公园小树林散步去吧。
年后开始,大家就在说内卷,好像停不下来了,其实,提高收入本身就是反内卷的,所谓提高收入就是拓展挣钱能力的边界值。
怎么拓展呢?这玩意儿就像是风筝,你得知道什么在限制着你,不让你上升。
值得幸运的是社会的发展,本是周期性的轮回,伴随着的财富也会在“二八法则”和“均值回归”之间不断锚定里程碑,而社会制度和财富秩序就像是个勤劳的小人,不停的挪动这个财富分配的里程碑。
不幸的是,越来越有迹象证明,这个小人,现在越来越不讲武德,扛起里程碑就朝“二八”那头跑去了。
更不幸的是,我和二傻子虽然都有点二,但却都属于那个“八”。
不管有没有意识到,那跟风筝线越来越紧,我们想挣钱的难度越来越大。
这背后有个隐藏的原因,便是同质化分层,悄悄地将我们牢牢固化在了这个逐渐由商人主导的秩序里。
简单来说,我们的收入是由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组成的。主动收入就是指参与贸易和商业活动,比如,对于打工人来说,主要是剩余价值换来的工资;而被动收入一般是指没怎么参与商业活动,而获得的收入,比如,房租或者房产升值带来的收入。
正常来说,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,应该是主动收入在每个人的收入来源占比要远高于被动收入这才对,只有创造才有生产力,才会有财富积累。
而现在,最大的问题在于,被动收入的占比已经越来越高。
网上有句话说,当今,富人想变穷比穷人想变富还难,因为富人所投资的东西都在升值,被动收入增长太快。
所以你看,想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就知道,阶层越来越难以突破的原因是,收入来源社会性失衡,而失衡背后的表现是富人被动收入太高,穷人被动收入太低,这还只是从增量上来说,还没有考虑增速,基本上,富人的被动收入增速也是远超穷人,因为,被动收入的前提是要有原始积累,而原始积累往往需要靠主动收入去实现,穷人主动收入远低于富人,打工人怎么干得过资本家。
再进一步说,导致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呢?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同质化分层,这玩意儿就像是个筛选器或者离心机,将相同的人,分配到合适的圈子里,又给每个圈子上了一道锁。
不同的圈层是存在信息边界的,而信息就是价值,同样的你的资源,人脉,经验,都无法在更高层次的圈里得到应用和施展,所以你看,普通人想破圈是很难的。
努力不努力是一方面,重要的是社会的秩序演变,已经制约着我们挣扎了,就像孙猴子一样给我们都画了一个圈儿,我们想进入到别人的圈里很难。
于是,从更宏观上来看,金融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也越来越多,也可以粗暴的理解,背后是被动收入的影响,毕竟人类天生是懒惰的,这是基因决定的。
但金融业不创造财富,财富要靠制造业来驱动,只有生产才会创造价值,虚拟的增长,只是将左侧的蛋糕挪到右侧去,蛋糕还是这么大。
虽然我们官方基尼指数已经停更,不过,值得庆幸的是,国家已经在坚定不移的解决这些问题了,从巩固制造业的升级的核心地位便可知,这是我们制度性的优势,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比全球其他国家的普通人,有更好的破卷期望基础。
说了这些,好像都在唱衰,那对于我们平凡人应该怎么做呢?
其实,方法也很简单,而且,大概率是破圈或者突破自我限制的唯一途径:从消费端转向生产端。
务必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,消费的是屌丝,生产的才是大哥。
这个生产不是单纯指,生产什么产品,而是要有生产力,这很重要,比如,内容创作,你得能输出价值,让别人花时间或者花金钱都行,这都是价值的体现。
在公司更是一样,我们得有价值输出,这才是你的生产力,也是竞争力,8小时之内高效工作,不断打磨自己输出能力,8小时之外,提升延展能力,这本该是最优解,对得起公司,对得起自己。
在工作中偶尔偷懒摸鱼,其实这也很常见,也都可以理解,问题是,你摸得什么鱼,这个很重要,如果是挤出时间,反哺在推进个人生产力的提升上,这样将来挣钱的能力和效率会更高,这种属于对不起公司,对得起自己。
如果摸鱼抖音多巴胺啥的,这种属于对不起公司,对不起自己,不仅没有提高生产力,反而降低生产力,毕竟,这是条逆水行舟的赛道,竞争者其实是每个社会人。
有人可能会说,运气很重要,是的,运气无比重要,但要记住两点,一是不要有幸存者偏差,概率总是极小的,不信你去买彩票。二是,只有提前准备好,运气才有用。
所以,一定要提高生产力、内生力,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个生产者,这是我辈躬身入这个社会局的唯一破解之道。
这个思维转变其实非常关键,很多人都不会在意,更不会刻意去训练自己的观念。
很多时候,我们只顾低头干活,忘了抬头看路,不知不觉,成了温水里的青蛙,看到一个个青春碌碌无为,只学会抱怨不公,又在侥幸自己还在路上。
只有死道长而不死贫道又有什么关系呢?
怎么做个生产者,怎么提高生产力,如果非要说真的有什么确定性的路径的话,只有两点:读书和锻炼。
当一个化学反应物本身是其反应的催化剂时,自我催化反应(也被称为自我催化作用)就会出现。例如,锡瘟是白锡的自我催化反应;当气温很低时,它会引起锡器熔化成灰色粉末。大气臭氧层的枯竭是自我催化反应的另一个例子。
我们必须牢记生产者的标签,努力实现自我催化,提高内生力,不停步的探索,多元化思维,扩大思维视野,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。
浮躁是时代的主旋律,越是这样,我们就越需要理性的声音,因为情绪的底噪太大,有时候会模糊了我们的视线,让我们忘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,而只有保持生产者的初心,去看待和作为,才是青春该有的破圈姿势。
天天赚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