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友的一篇文章【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】火爆全网,文章主要讲述了他在美团app上同一个时间、同一家店铺,不同手机下单,其中一个开通了美团会员而另一个没有,结果开通了会员的配送费比没有开通会员的配送费贵得多。事情发酵之后,美团官方以所谓“软件定位缓存”为由回应,但是网友并不认可这个解释。
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大数据杀熟行为。所谓大数据杀熟,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的杀熟行为。直接体现在,平台利用海量的用户数据,分析并进行用户画像,筛选出高消费能力且愿意消费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,来赚取超额利润的行为。
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一家企业以盈利为目标,这本无可厚非,但是也是建立在堂堂正正的基础上,你想怎么赚钱赚多少钱,别人都管不着。但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,赚了不该赚的钱,那么这只伸向大众钱包的手,也势必被监管利剑给制裁。
这不,最近某些互联网大厂的日子并不好过。在“反垄断”的风暴下,先是引起公众舆论沸腾,企业、个人形象大跌,再者公司股价也遭遇滑铁卢,可谓是人才两空。作为吃瓜群众,我是很愿意看到这个场面,一个人或者公司如果长期没有处于强势状态,那么很容易就飘起来,做了不该做的事,这时候就得有人敲打敲打,否则只会越来越过分,毕竟中国是社会主义,不是资本主义,资本再有钱,也不能为所欲为,必须有所畏惧,否则就跟韩国一样,政府、社会被资本所操控。
天天赚
End